2050 团聚心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2050团聚):2050 团聚心得

初闻2050

第一次听说2050团聚还是陈莉君老师讲起的,当时只知道门票很贵,地点在杭州,会有丰富的活动,会遇到很多优秀的人物,直到我到了2050团聚的会场,我才知道,这不仅仅只是开个会,而是一群有独特思想的人自发的一次大团聚。

26日中午到达云栖小镇,映入眼帘的是一路的宣传海报,是的,第一次看到还有这样做广告的,嗯,这一定是个很重大的论坛。到达2050团聚现场的时候,看到很多庞大的2050标志物,看到那么多保安,这是多重视这次团聚呀。紧接着,现场签到,领取2050PASS,安顿星空露营,一切是那么井然有序。

2050 团聚心得

2050 团聚心得

代码走进公益,技术温暖世间

下午我计划是去参加码上公益—爱心极客团聚,走到现场的时候,刚进门就被UTech团聚吸引了,本次UTech团聚是和开源社一起进行的,一个社会技术和开源社区的融合,U作为社会技术和艺术,引发了先知先觉的创变者们在这个“乌卡”时代对于群体意识进化的思考和实践。从老师之间的谈话中,我得知自从2015年,借由u.lab的线上线下平台,全世界有185个国家,超过10万人参与了这个自下而上的“转变商业、社会和自我”的共创,真是奇妙的思想,并给出了方法论。U.Lab所介绍的框架和方法被称作U型理论,是一项引领深刻变革的方法,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行动研究学者研发,并得到全世界领导者们超过二十年的实践。u.lab源自MIT,是一个基于觉察的行动研究平台,致力于创立社会技术,培养能力和培养深刻社会跨界创新的土壤。在当代经济从自我到生态的转型,以及服务于社会福祉和共享价值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听了一会就去找我的爱心极客团聚了,一路上看到各种奇妙的团聚,瞬间感觉,这和我们平时的开会不一样啊,开眼界了。爱心极客团聚现场刚进去,极客们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介绍爱心极客的情况,并给我一件码上公益的T恤,果然是年轻人的团聚,对,要保持队形。换上统一衣服后,我很快就融入了他们之中,和他们一起讨论如何用技术做公益,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爱心极客是一群有爱心、有技术、热衷公益、愿意帮助他人的互联网从业者。现在已有来自300多个城市的4405名爱心极客相聚在码上公益平台,他们用互联网经验和技术能力帮助了102个公益项目,解决了公益项目在开发、测试、产品设计、UI和运营方面遇到的难题,累计贡献超过10万行代码,使1000万人间接受益。讨论内容主要是有两点:第一,码上公益平台应该具有什么功能;第二,如何推广我们的平台(让更多的公益组织和技术团队加入我们)。之后我们一起去吃饭,继续深入交流。果然,我们不是开会,是一群来自全国未知极客之间的思想碰撞。

2050团聚夜—“年青人”自己的舞台

晚上是2050团聚夜,第一感觉是舞台够大,灯光够好,音响也不错,然后就是看节目,节目并不是一些花里胡哨的专业演出,而是我们自己的舞台,一个个志愿者上去表演才艺,也许不够专业,但是很接地气,没错,2050就是我们自己的舞台,没有人让你来开会,而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之间的感召,是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碰撞。晚上是星空露营,虽然天气不太好,但年轻人就是一把火,不管刮风下雨,一定要有定力。

2050 团聚心得

一堂课入门人工智能

27日上午,我去参加了2050热带雨林,认真听了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终身教授、博导黎珍辉老师的一堂课入门人工智能。早就听说黎老师的课很特别,慕名前来,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听完老师的课,感觉人工智能不再那么神秘,其实都没有那么复杂。老师很和蔼可亲,课也很有趣,课上进行了一场警察叔叔与大学生之间的PK,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人工智能。为了表示我真的听懂了,我要把AI结构框架画出来,如下图所示:

2050 团聚心得

打破传统思维,科技改变世界

27日下午,我听了一场叫做 “科技赋能更美好的世界”的新生论坛,主要介绍了美好科技可以应用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领域,科技让我们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变得触手可及,在我们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我们还需要作出什么努力。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如今,中国同样也面临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挑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为我们有效的解决这些挑战带来了希望,颠覆式创新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的创新将引领我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到信息技术助力精准农业种植等,科技的创新在交叉融合中迸发出新的活力,并且为可持续发展带来无限想象空间。论坛中还展示和介绍了最新的AR技术,让我知道了A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

当艺术遇上技术时

27日晚上,遇到了英特尔“Linux老神仙”吴峰光博士,刚看到吴老师的时候,只是觉得吴老师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后来了解到老师的成就才知道他是多伟大,他的性格深深吸引着我,一位那么厉害的博士竟然如此朴素和谦虚,我对吴老师肃然起敬。接着还有2050博悟馆的馆长刘畑老师,华为的产品经理庄表伟老师,我们一起讨论了好多有趣的话题,当时提到我在做的一个叫做“邻里帮—农村老人儿童爱心互助系统”的项目,庄老师给予了全面的提点,主要提到四点:

1、救急不救穷

2、长期响应策略

3、公益项目,志愿者打工

4、智能药盒案例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感谢庄老师的提点,果然当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时候,会碰出奇妙的火花,2050正如老师们说的不期而遇、随遇而安、安营扎寨。

2050,一切皆有可能

28日早上,我去了2050探索空间,人脸识别互动、VR虚拟现实体验、心理与情绪识别系统、未来设计智造工场……,那些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技术,一一呈现在我面前,看到这些,不禁想到现在都这样了,2050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探索空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AR智能眼镜,使用物理世界视点数据来提高保真度,如识别墙壁、障碍物、地板等现实物件了解周围环境,让虚拟地图物件配合出现,使虚拟物件更加真实,就像《钢铁侠》电影中的tony stark视角一样,虚拟物件仿佛置身于眼前。

2050 团聚心得

总结

2050团聚是一场拥有各种奇妙思想者的团聚,是艺术角度和技术角度的融合,通过这次2050活动,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科技不只是科学家的事,科技和音乐、体育一样能够被欣赏,并把人连接起来。”

梁金荣

2019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