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了一件这么浪漫的事情。
—-来自一个极客(geek)“小白”的真实感受
关于对自己的标签,我想了很久,理科小白?科技小白?理论小白?。。。。。。
最终把自己定义为 极客(geek)小白。我对这个词的解释就是,geek小白就是完全无法理解geek的世界,但是对他们的世界又爱又向往的一群人。有一点像《the Big Bang Theory》里的penny。
直到今天,我笔记本电脑桌面上依然是满满铺的都是2050相关的信息:
我们央视国际移动传媒为大会制作的十几个花絮,大咖秀的大飞传给我的小镇地图电子版,青春舞台节目单,5月25日第一次和锦木在小镇开会的会议记录,展区的探索路线,sophia的信息,签到流程,等等等等。还有我每天用各种方式从各种人那里打探出来的第二天大会信息然后一点点抽丝剥茧整理出来的拍摄行程。
就在今天,2018年6月8日,我们还在制作央视国际移动传媒版的2050主题曲《你不懂我的傻》的MV。
其实想想,我跟锦木第一次见面就挺傻的。
var audio1 = new Bee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audio-1”),music:{title: “YouLostMe/Christina Aguiler”, author: “”,pic: “http://2050.xianpy.net/wp-content/plugins/beepress/lib/player.png”, url: “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zU4MjQ0NjU5M18yMjQ3NDg0NjY3”}}); audio1.init();
第一次和锦木见面,是在我们央视国际移动传媒的会议室里,其实那天是一次特别偶然的偶然。
但是如果不是那次偶然,可能我也不会认识锦木,也可能就此与2050失之交臂.
那天同事(达来)来办公室叫另外一个编导去开会,工作原因,我们平时都是带着耳机,当时恰巧我在听一段音频,音量开的有点大。恍惚之间觉得好像有人在叫我,但是并不确定。犹豫了一下,给达来发微信:你叫我去开会?
他回说:你要没事儿就过来吧。
我问:所以你到底叫没叫我。。。。。。
他说:没事儿,你要是忙就不用过来。
我又犹豫了一下,但是在犹豫的档口其实我已经不知不觉走到办公室门口了,所以索性直接推开走进了会议室。因为在想,说不定,有什么事儿呢。
(后来散会后达来告诉我其实当时并没有叫我,是我自己听错了。所以你看,这就是命运吧。注定了我会在这个时机见到锦木,认识2050。)
推开门,就看到锦木坐在那里笑眯眯的在跟达来和谢老师解释2050,我什么也没来得及问,傻傻的坐下后,她给我们播放了几段视频。一个是北师大二附的航模社的学生自己做出来的一个放飞飞机的MV,一个是英文的 《如果世界正在缩小》,
紧接着就开始跟我们聊2050的概念。
锦木说话很快,圆圆的脸,一直笑眯眯的。因为我也是圆圆的脸,讲话很快,所以我超喜欢她。
她聊到了年轻人,聊到了科技,聊到了情怀,聊到了志愿,聊到了为有需要的人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东西这个概念。我越听越兴奋,科技,公益,志愿,情怀,oh my,全是我的软肋。
从这里开始,since that moment,2050就吸引了我全身心的注意。
2050是什么呢?当时锦木并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们,因为她自己都不知道。
跟我们聊完的当天下午,锦木带我参加了一次小小的见面会,在旷视的一间– 怎么说 –空旷的屋子里。锦木告诉我随便坐,我瞅了一眼,随便找了一个空位,结果发现,我坐的位置好像是几何楼梯的正中间 — 传说中的c位。哈哈。
那次的见面会上,我像一个傻子一样坐在一群大佬中间,听着梅婷讲航空,讲火箭,讲跟天上有关的一切;听着博士跟我们讲2050这个名字以及idea的创建和一路走来的容易不容易的琐事。
那天是我第一次见王坚。作为一个从高中就择文舍理的文科生,当时我不完全认识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叫他博士。其实不只是王坚博士,我不认识当天看到的很多人,比如他们管在地上盘腿坐着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叫楼神。
那,因为我还有一个名字叫小楼,所以当时就对这个名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立刻上网搜索了一下然后才了解,原来他是清华大学很多人的偶像。
而窗边随意坐着笑得合不拢嘴的唐文斌,原来也是一个大神,而我的前后左右坐着的同学们原来都是来自各大知名顶级的公司或者研究所等机构。
王坚博士,给人的感觉真的是很温柔很温柔的一个人啊。
不管什么时候看他,他永远都是微微笑着的,眼神里满是温柔的笑,讲话带点江浙软软的口音,音色中没有刺耳的高频。
其实那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坚博士的口头禅: 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
他可能每说几句话,或者讲到某一件事情,或者回答每个问题,都会把这句话放在最后。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讲到人分两种,有一种人喜欢说,你听明白了吗? 还有一种人会说,不知道我有没有讲清楚。很显然,博士是第二种人。可能我见过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但是博士真的是我见过的我认为,最谦逊,最真诚,最值得让人尊敬的一个人。
02
今年年初,我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到目前为止,参与了两次分享活动:一次是给一家听障学校的六岁左右的小朋友们讲澳洲好玩的,好吃的,还有可爱的小动物。一次是给一家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分享自己在澳大利亚留学打工,学习,生活的一些经历。
在这两次活动中,我终于做到了一直想做的:力所能及的为他人提供我所能提供的所有帮助。
在跟公益组织的发起人聊天时,聊到公益,聊到帮助,聊到到底什么是对的事。
公益,可能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是于金钱和情谊挂钩的。科技和公益?在我心里完全没有交集。
所以在第一次见面锦木眉飞色舞的讲博士想发起一场由志愿者组织起来的科技大会时;
在第一次听博士眼里带着光的讲到希望科技不再是一个人们从各个领域剥离开,而是像音乐美术等艺术一样是将人聚集在一起时;
在第一次坐在商飞空天梦幻的办公室里看着巨大的显示器听着张驰骄傲的讲起自己的空天梦想和对中国飞行领域的信心和憧憬时;
在看到中国真的有一群人在仅仅凭着兴趣什么也不为的去制造火箭而且成功了时。
每一次,每一次我的内心都受到极大的冲击,这个冲击慢慢以递进的方式,一浪高过一浪。
每一次,我都觉得,可能这是我在接触2050能受到冲击的顶峰了。总还有下一次新的冲击撞击着我。
03
2018年5月23日,我们央视国际移动传媒小分队抵达杭州。打车去酒店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在经过钱塘江的时候,忽然开口说:“这里就是钱塘江啦~。”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立刻从北京瘫起身坐得笔直笔直睁着眼睛看波光粼粼的钱塘江。
抵达酒店,我们把自己的行李放下后立刻与另外一批从车站直接打车去搭建机房的小伙伴会和。
整个团队又忐忑又兴奋,忐忑的是对未来几天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无法提前规划,只能全靠大家当下去配合去完成;兴奋的是每个人都有对2050有自己的期待。
我的同事安娜告诉我她超想听的一场论坛是杨奇涵的区块链吐槽大会,而无艺术不能活的我最期待的是5月26日下午两点开始的那场:当我们在2050谈论艺术的时候,我们在思考什么?
内容介绍:本专题邀请世界经济论坛文化领袖和在科技设计领域的艺术家共同探讨未来设计、艺术,科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设计如何被科技重新定义?设计的未来在哪里?设计在未来生活、教育等方面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26日那天,我终于在拍摄间隙在云栖厅听到来自瑞典的Andrea Bandelli 和 来自冰岛的Hrund Gunnsteinsdottir坐在台上侃侃而谈科技和艺术,看着大屏幕上播放的一个又一个世界最前沿科技成果的分享,我整个人好像被重新灌满了一样。震惊,满满的都是震惊。
在这场论坛中,我认识了Andrea bandeli — Science Gallery International (国际科学画廊)执行理事,他同时也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博士。 知道了国际科学画廊的存在,看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公益 — 科学公益。
认识了Hrund Gunnsteinsdottir — 一个拥有N个title的企业家、作家、咨询师、导演,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YGL)。她曾在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任职,帮助科索沃地区进行战后重建,也导演了纪录片《InnSæi》帮助人们应对数字时代的焦虑。
听着他们在台上侃侃而谈,看着Andrea bandeli在大屏幕上跟听众分享的一个又一个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实验和成就,听着Hrund Gunnsteinsdottir讲述她自身的经历,她是如何用各种形式激发人们的思考,关于艺术,关于科技,关于世界,关于人类。
其实我觉得这场论坛的主题是什么,甚至于他们讲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这些曾经我们只能在网络上,或者达沃斯论坛上才能接触到的这些,而今竟然可以以这样一种平时而简单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他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打开了我们每个人的眼界和思维。
让我们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样的一个论坛;
原来世界上有这么样的一群人;
原来艺术和科技可以这么柔和的结合在一起;
原来,原来我们人类已经在科技上走的这么远;
原来,公益也可以与科技和艺术结合的这么融洽而浪漫。
04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背诗词。
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5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
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As a 影视从业者,一名资深影视迷,我看过很多电影,美剧。
我觉得我所有看过的科幻影视剧就像这些美好的古诗一样,我积攒了那么久,终于在遇到2050的时候爆发了,或者说,彰显了全部的意义。
当我听到博士提到的空中轨道汽车时,reminds me of《云图》里的空中轨道;
当我在那场关于艺术和科技的思考上看到目前已经有纽约的生物科学家可以根据人类随手丢弃的烟头上的唾液,或者随处捡到的头发分析出原owner的性别,瞳孔的颜色,发色等信息,然后用大约8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出跟原owner相似度高达百分之六十的人体模型时,reminds me of《黑镜》第四季第一集的男主收集同事的DNA,做出另外一个版本的他们;
当我在展厅里看到机器鱼时,reminds me of《少数派报告》寻找嫌疑人时派出的会掀开人类眼皮去扫描虹膜的机器蜘蛛;
当我看到打扮成机器人的女性车模时,reminds me of《西部世界》里与人类几乎无异的接待员机器人;
还有《第五元素》《普罗米修斯》《机器管家》《宇宙威龙》《骇客帝国》《机器人总动员》《湮灭》《月球》《机器姬》《别让我走》。。。。。。
我甚至觉得,我之前的很多经历和知识,都是为了遇见2050而存在。
05
在杭州第一次与锦木会面,是在2050的创作营里。
5月24日上午十一点,我们在创作营开了一个小会,聊的依然是云里雾里。
但是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开会的人里,90%是女生。
在24日晚上9点召开的最后一次志愿者动员大会上,王博士笑眯眯的说:“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次2050从开始到现在,所有重要的环节,全部都是女性在负责。如果在场的哪位男士反对,那就是时候你好好认识一下自己的位置了,因为说明你其实不是主要环节。”
就像博士之前的任何一次见面会一样,大家站的站坐的坐,毫无章法可言,而我则是干脆坐在了咖啡台上。后来在朋友圈里里我写道:第一次爬高上低的开会。
王博士旁边的显示器倒影中坐在咖啡台上的黄衣服就是我 :D
那天,坐在咖啡台上的我听到博士这句话后,整颗心就被点亮了一样。
但是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我认为女性的创造力和智力统筹能力等等方方面面其实是很强的,是匹敌甚至超越男性的。所以当王坚博士,身为一名有地位受尊敬的男性,很坦然的把这一个点这么自然的讲出来时,身为一名女性,我又一次被博士的谦逊以及坦诚真诚深深的折服。
而且,甚至,在5月25日晚上的night party 前,博士为女性举办了一个两个小时的研讨会。
在这场研讨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博士上台与冯其器老师一起讨论在2050看到的女性力量。
As a female,我感受到了充分的被尊重,被肯定。这种感觉,在中国,简直是稀有。
博士是一个太有魅力的人,客观,热情,亲和,谦逊,诚恳,博学。
他就像是一个带着使命出生的人一样,努力在用自己的力量去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当初顶着压力坚持自己的梦想,比如为年轻人创造一个科技的盛会—2050,比如肯定所有值得被肯定的人。
在三天的大会中,博士在各个团聚,展馆,论坛,party里来回穿梭。
尤其是在5月27日早晨的逐日晨跑后,那么多坚持下来的志愿者,参会者在抵达终点后气喘吁吁,在终于抵达终点的兴奋过后都赶快到补给站喝水,吃东西来补充自己的体力。可是博士在跑到终点后,立刻被媒体和一群志愿者参会者包围,合影,采访,拍摄。
在给前三名颁奖时,我注意到王博士整个人的状态已经是非常非常的疲惫。可是他依然坚持着,微笑着,感谢所有的人,为所有人加油。
在5月27日晚上,大会结束后,志愿者被邀请到小镇的餐厅一起聚餐,博士一桌挨一桌的感谢,干杯。当博士走到我们旁边一桌的时候,我注意到博士拿起了桌上的一个糕点赶快塞到嘴里嚼了几下。想来,可能博士又是马不停蹄的穿梭在大会的各个论坛分享之间,也许到最后的最后他都没有来得及吃一口饭。
06
我们央视国际移动传媒的整个团队,在2050里,经历了那么多,感受了那么多。
5月28日凌晨一点半,在回到酒店后,我写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是的,2050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第一次。
会记得24日晚上王坚博士的动员大会后,和谢老师和达来一起淋着小雨跟着志愿者去领取2050制服的期待;
会记得凌晨2点听到钉钉软件的提示音时立刻睁开眼睛打开软件查看信息以期望得到update的心情;
会记得谢老师陪着整个团队一起熬夜奋战在临时机房,完成任务后走在空旷寂静的云展路上的凌晨2点;
会记得晚上11点终于可以坐下吃晚饭时还抱着新生论坛的路线图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讨论第二天工作安排和策划;
会记得大雨中给机器打伞而顾不上摄影师的身影;
会记得明明累到坐下就能睡着,还要坚持着跟着摄影师一起去拍摄的兴奋和期待;
会记得大会结束的那天晚上在路口的乌龙和欢笑,笑出腹肌的欢乐;
会记得,我在纸飞机上写下对自己的许愿。
会记得,在创作营的那张签名布上的许愿。
2050,让我们感受到自由,无边框。
2050,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我。
2050,就是打破和重组。
2050,期待更好的自我。
不知道我到底说清楚了没有。
其实我还有很多的话要说,不着急,来日方长,留到2050再说。
:)
博士的签名,我会好好珍藏。期待,续签到2050年。
央视国际移动传媒志愿者2050寄语:
达来: 2050让我更年轻!
朱琳: 2050,成为梦想中更好的自己。
于洋: 展望2050,构筑梦想实现的舞台!
安娜: 执着梦想的脚步,把希望追逐!
侯康: 2050,通往信仰的入口。
胡爽: 追逐晨曦,拥抱未来。
李冠一: 不同的城市,相同的梦想!
罗宇阳: 年青人是世界的未来!
李孟洁: 2050,不仅是科技团聚的期待, 更是对2050年的期待。
邱加赞: 2050,创造机遇的盛会!
刘二辉: 年青就要有年轻的态度!2050属于你,也属于我!
点击“阅读原文”, 与2050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