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宋奕

2050结束已有一周,你不懂我的傻,还时常在虾米播放列表里,陪伴一个个深夜。

不禁想起最初听到候鸟计划时,我也不懂博士的“傻”。邀请有志于科技创新的青年人是来自不发达地区的,甫一开始,好像就是反常规操作呀!抱着三分好奇,三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三分对世界对科技发展的热情,开始了这段候鸟的旅程。后来在大会的候鸟团聚活动上,博士的讲话给出了回答,科技不应将人们划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


2050让他们相聚于此,杭州。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如同候鸟的迁徙,我们的计划进行也并不容易。几十个各大基金会推荐过来的候选人,都要被一个个了解,隔着推荐表和自我陈述来和他们交谈,剥去他们普世价值观导向下的华丽外表,简述其所在的领域和对科技未来关注的核心,光是这一项工作量就浩如烟海。也是在博士理科男的“用数据说话”的指导下,我们列出了每一个参选人所在地方的经纬度,来杭州的旅途时间等。地图上遍布的一个个小红点带我们看到原来世界真的这么大,有这么多从未听过,读都读不来的地方。最终敲定下了我们首批候鸟名单,他们每一个都是幸运的,而2050能有他们从四海八方而来相聚,又是那么多彩。他们每一个都带着自己的执念,带着他们国家、所在地区的故事,带着对世界对未来的科技憧憬,来到这里,杭州。

 

如果说万事开头难,那我们这次可以说是中间难,结尾也难。如果不是候鸟计划,不会让我们接到来自肯尼亚、索马里附近、荷兰的电话。因为来自不发达地区,参会人获得中国签证十分困难,还记得善智姐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根据候鸟们从大使馆那得到的最新要求给他们的邀请函盖章扫描提供各种信息文件。很多时候,因为隔着万水千山,隔着数小时时差,我们并不知道他们那儿的具体情况,只是一个个参会人从大使馆往返,一封封邮件来往,终是架起了候鸟飞来的桥梁。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我们的参会人应该是这次大会中最特别的一群,带着不同样的种族文化,不同样的生活习惯,甚至光是吃饭这件事就有不同的宗教禁忌。埃塞俄比亚的参会人和我说,杭州比非洲还要热。有一个穆斯林参会人正好是斋戒,每天的饭点都避开,进行祷告。德国00后小伙一直和我表达着对博士的崇敬,也是这次2050给这个年轻人打开了科技世界的大门。毕业于哈佛肯尼迪学院的缅甸参会者给小候鸟们介绍了缅甸的泼水节以及学习方法的可能性。回忆至此,整个脑海都是他们的剪影,他们随时都可以唱起歌,跳起舞的画面。六合云到会场的那一小段路上,飘扬着欢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一期一会,候鸟每年飞到温热带地区渡冬,休憩补给,为了来年更好的翱翔。我想我们的大候鸟们也在2050大会上充分学习,将2050的科技火种带回自己的家乡。

 

世界从杭州开始,点亮。

 

 ——————————–

 

陆晨诗:

 

眨眼间,距离结束志愿服务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那个奇妙周末带给我的体验依旧清晰如昨。


很坦诚地说,最初其实是抱着对大会各项活动的好奇心态拉着三个好朋友一起去过周末的,并不是特别清楚自己要完成的志愿任务,也未曾料想过会真的付诸多少个人情感。然而四天的时间,和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却可爱率真、聪明贴心、热情洋溢的参会者朝夕相处,回想起来才发现,原来早已经不是为他们简单引路和介绍的角色了,无意之中仿佛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了出来,笑闹间,已经是亲密的朋友了。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想起一周以前,早早爬起来画了一张大大的接机牌,去浦东举了两三个小时,才陆续接到参会者。当时甚至还认不清脸,名单上的名字念都不会念,和参会者一起走的时候,除了回答简单的问题之外,就是两个人看着对方尴尬的呵呵傻笑。回程的大巴上,累到打瞌睡,迷糊中听到前面本来很大声的说笑的几个参会者相互提醒着放轻了音量。这可能就是第一次被他们温暖到的感觉。而后的几天中,这种感觉重演了无数次。每次见到都笑着大声喊我们的名字,变着法的说夸人的话,很耐心的解释笑话和谜语,拉着我们参与他们的玩笑,关心有没有雨伞撑、会不会饿,Party上被他们拉着围着拥着跳舞,走在回酒店的路上一起摇摆着唱着歌,随时随地有音乐就能跳起舞,送给我们礼物然后大大温暖的拥抱,走之后私戳我说了很多很多。还有更多呀,说也说不完,他们实在太可爱,让人很难不去亲近和喜欢,还有想念。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是梦了,奇妙而魔幻。四天不停的被需要、被感谢,但回忆起来,是我要感谢他们给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周末,从现实的琐碎中暂时逃离,见识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人的疯狂和精彩。有人告诉我说,他来之前做好了会遇到很棒的人们的准备,但没有想到会心甘情愿和一些刚认识的人吃饭、散步、认真的说话。我想我明白他的意思,我的感受也如此。他们说,我们会被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思念环绕。是的了,而我也会记得,在遥远的一些地方,有那样闪闪发光的人们在坚持着他们愿意付诸一生追逐的梦想和事业。希望他们一切都好,也希望在不可知的未来,可以拥有奇妙的再见。

 

——————————-


朱悦:


四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仿佛就像一场梦。短暂的相遇却创造了无限的奇迹。有梦想的年轻人、有理想的创业者带着自己无尽的热情而相聚,他们曾经迷茫,曾经无助,甚至曾经失败,但他们又为了自己的理想、梦想而坚持,而奋斗。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充满着故事,也充满永不服输的精神。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在四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非洲的友人们,初次见面,看到他们不过觉得他们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然而每一次的更深入了解,我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未来充满的希望。尽管只是短暂的相处,尽管我们不能真正的彼此了解,但我们能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友好。事实上,他们真的鼓励了我很多,他们告诉我什么是真正应该做的,什么是我应该放弃的。他们的身上总是充满着正能量,并且以这种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人。

回想分别那天,难过与不舍充斥着我。听他们说着感谢的话并且很认真的邀请我们去他们那边做客,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真实,他们是真的报以感谢并且诚挚的邀请,而不是礼貌性的客套。而此刻,我只想再带他们走走一起走过的路,谈谈一起谈过的理想。

 

———————-



胡瀚丹:

 

很幸运能成为2050志愿者,相比以前参加过的志愿活动,2050的平台更大、更多元,让我有机会认识一群有趣的朋友,一起完成一件很酷的事。从前期的邮件处理,到第一天到浦东机场接机,遇见了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这一切都那么新鲜、奇妙、富有挑战。当我尝试用不纯正的英文与他们交流,耐心地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也总感染我。很享受大家在一起的时光,虽然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我们却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因此,虽然学校的课业压力很紧,虽然志愿工作强度很大,我觉得也是值得的。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在和候鸟们相处的过程中,对他们的了解越多,我发现他们很有想法,也很坚定自己的理想。尤其是很多来自非洲的朋友,来中国困难重重,但我在他们身上感受的那种激情、责任、正能量,改变了我对非洲的固有印象。作为创业者,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领域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觉得这种精神就很令人敬佩。因此很多时候,作为志愿者的我也很想感谢他们,与他们交流让我成长了太多,见识了太多。很喜欢王坚博士的一句话:Tech is not something to divide people, but to bring peopletogether. 我们因科技在杭州团聚,我们年轻尚有无限可能,相信2050的火种会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我们都是其中光荣的一份子。

 


—————————



汪燕妮:

 

这次候鸟计划志愿者工作对我来说是目前参加过的志愿者活动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次。以前大大小小的国际赛会也参加过不少,但主要做的是VIP一对一。而这次做的工作有点像是半个组织者。我是前期筹备阶段开始进入志愿者队伍的,主要负责整理申请者的信息和发送邮件。在整理信息的时候,我了解到了许多不同背景的申请人,有热心公益的年轻人,有初创企业家等等,在阅读他们的申请信的时候就很期待见到他们。申请名单确定后,我负责给受邀者发送邀请信。按下“发送”这个按钮的时候感觉还是蛮奇妙的。以前都是别人给我发邀请信,我收到的时候超级激动。现在自己成了这个发送邀请信的人,想着收信人也一定很很激动,自己也很开心。在活动当天,需要兼顾好多事情。



我主要是接待第一批抵杭的参会者以及发放物资这一块。万事开头难,一切都要摸索。既要关注手机中时时更新的消息,又要照顾好初来杭州的与会者的情绪,要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同时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觉得自己就像陀螺,转来转去,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很有成就感。另外,我觉得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很棒,志愿者们都彼此支持,合作协调,氛围很好,效率很高。此次活动,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还收获了不少友情,很值!

 

————————————-



沈英杰:

 

就作为大会的参会者而言,2050大会令全球各地的年青人以科技之名齐聚在杭州云栖小镇,以主题活动的形式举办了百场青年团聚,为时代注入新生代的青年力量。我们在这里相聚,能认识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新朋友,给彼此灵感。不同的论坛了解了领先时代、具有颠覆性创新的项目,给予自身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就作为候鸟计划的志愿者而言,这是一场美满的邂逅,是一次充满意义的回忆。以志愿者的身份,我与来自各大洲偏远地区的科技年轻人相遇,听他们分享地球另一面的科技梦想,在收获友谊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梦想和对其的付出而赞叹感动,真心地祝愿他们能获得满意的结果。这次经历中,最大的挑战是交流时的语言不通,由于我本身的英语水平不算高,只能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这些天热情愉快的共处。与其他志愿者,我们分工明确,进行的井井有条,算是一次满意的工作经历。


 ————————–



陈慈超:

 

偶然发现了参加2050志愿者的消息,于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从做一些细碎的如收发邮件和制表的工作到后来完整两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云栖做志愿者,我一步一步体验着学长学姐带领下2050候鸟计划志愿者的成长历程。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感触最大的大概是能够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大佬”吧!来自五湖四海的相聚总是很难得,旅途的艰辛、前后的联系、期间的交流……所幸的是最后一个一个困难都被克服了。这样的一场活动对于我自己也是一次成长。在2050、在候鸟计划我发现非洲小伙伴原来这么会带动气氛、发现为了这样一场相聚志愿者们会如此用心、发现自己的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也发现原来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因为共同的爱好而改变行程相聚。                                                                               

                             

————————–

   

周寅子:

 

因为并非是外院学子,刚加入2050候鸟计划的时候我都是一脸懵的状态。不知道会分配给自己什么任务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经历了一段适应的过程,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从我做的第一个任务制作表单开始,我原本对候鸟计划嘉宾的国际性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就简单地制作了一份中文表单,然后才知道要英文翻译,而且之后发邮件也是需要英文表达的,其实我对自己的英文书写和表达能力是没有自信的,所以每次都要把翻译截图给宋奕小姐姐以及超超审核,当她们告诉我没有问题的时候真的很开心。这次做志愿者有遗憾的就是没能更多地参加大会日程的服务,因为课程安排和比赛的原因没能和嘉宾在一起玩,不仅没有参加合照也没有和每个人多说说话,其实我在之前的沟通联系中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我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知道他们有什么成就……不能说感情太浅,只能说相处太短,但是庆幸的是临走前我和加纳的朋友加了微信,还是很喜欢和他们聊天的。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我觉得参加2050候鸟计划给我带来的收获首先就是拓展国际视野吧,我们专业其实更多地关注欧美,很少会关注到非洲,我觉得这次和非洲朋友的聊天让我对非洲的印象有了改变,其次是英语能力的提升,我觉得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人用英语交流了,所以周六刚和他们见面时一句话都不敢讲,感觉自己什么都讲不出来,导致他们还以为我是shy girl,到离开前和加纳的小哥聊了几句我才突然发现口语是不需要害怕词汇量不足的,能传达意思就够了(不过我的确还是要好好锻炼口语啦),总之,很感谢2050候鸟计划给我这个志愿服务的机会,大家都很nice,希望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追逐七八点钟的太阳,向阳而生!

                   

—————————-


冯译天:

 

2050大会对于候鸟们来说想必是一次挑战与收获并存的冒险之旅,对我来说亦然。从接机到送行,期间出现了很多意外,也很多次令人抓狂,但幸运的是我有候鸟们的支持,也有其他志愿者小伙伴的帮助。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友谊,也从彼此身上得到很多启发。于我而言,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有候鸟们即使疲惫也不忘微笑的礼貌、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的热情、展示与问答环节迸发的创意、共同为非洲朋友庆生的友谊、以及志愿者们坚守岗位、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在与候鸟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不同国家的文化,虽然未出杭州一步,却仿佛环游了一圈世界。感谢这短短几天的相遇,感谢2050。

 


————————-


胡姣:


编者注:Annie也是本次候鸟计划的成员,非洲的小伙伴沟通不便、签证难拿,从沟通到最后成行都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我们从未想到非洲的小伙伴来中国如此的不易。Annie在候鸟计划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动员了很多力量最终让非洲版块成为候鸟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2050的成行,她的辛苦甚至超过我们的一些志愿者,感谢Annie在此次2050候鸟计划中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Annie,我们觉得回去后应该筹备一个’2050 Africa Conference’!” 在杭州2050 Conference结束的那个夜晚,候鸟计划的非洲小伙伴把我拉到拉到酒店大堂,兴奋的和我分享了他们此次活动的收获。的确,一颗颗种子,在候鸟计划的参加者中发酵萌芽。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



Dr.Wang在活动第一天和我们(候鸟计划的参加者)说“ Technology should not divide people, it brings people togather’’这句话我心有戚戚焉。作为在非洲大陆(东非肯尼亚)生活了4年多的华人,由于工作原因,我得以近距离观察这里的科技生态圈,科技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给非洲大陆的跳跃式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银行卡,更没有信用账户,在2006年肯尼亚就有了基于功能机转账的手机钱包M-pesa, 在城市的人可以给偏远地区的亲人打款;没有良好的物流网络,卢旺达很早就尝试通过无人机来运送血液,抢救病危;没有高度的移动互联网的覆盖率,农民无法获取农业信息,因此有创业者基于USSD 的技术分发农业灌溉,买种子等信息服务……非洲的科技创业者通过技术的手段,把人,社区想连接,也让自己的大陆变得更畅通,更美好。这片大陆的创业者的激情,和我们中国的创业者,北美的创业者相比并无相差,甚至火焰燃烧的更热烈。今年的候鸟计划能够把来自肯尼亚,坦桑,卢旺达,乌干达,加纳,南非和埃塞的15位非洲大陆的年青创业者带到杭州,让他们感受中国前沿的科技发展,去畅想,去体验,去和来自全世界的创业者互动,无疑我们可以期待中非科技合作的种子会生根发芽。期待中非携手的2050大会!


—————————-

后记


其实候鸟计划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是浙大还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不畏惧困难,也相信自己拥有强大“填坑力” 。


候鸟计划从策划到落地,几乎是每天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事件,我们笑称下一届2050候鸟计划一定要设立一个“首席意外官”。无论是遇到候鸟签证拒签、航班取消甚至本人被海关羁押,还是候鸟到杭州后的种种需求,我们的志愿者都展现出了遇到突发事件后的沉着冷静。


组织一群如此不同的候鸟,确实是需要强大的创业精神。我相信我们的候鸟在此次2050的中国之行中收获满满,也相信通过候鸟计划,2050的火种,已经传播到整个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 与2050更进一步~


2050 志愿者说 | 候鸟计划